【晚餐時間】太夜吃飯是健康無形殺手 美國專家:晚餐最理想時間為睡前3小時

保健美顏

發布時間: 2023/10/16 17:57

最後更新: 2023/10/25 16:41

分享:

分享:

晚餐最理想時間為睡前3小時。

常言道,不要太夜吃飯,以免發胖,而肥胖又會引發高血壓和心臟病等問題,所以專家說不要太晚吃飯。但香港人壓力大,身體不見肥胖者,是否可以繼續深夜才吃飯?

美國健康飲食專家佩爾茲(Mindy Pelz)指出,晚餐最理想時間為睡前3小時,在這黃金時間進食不只能睡得好,有助減肥,而更重要一點,是如果太晚吃飯,會導致褪黑激素與胰島素的分泌產生衝突,睡不好又容易累積脂肪之餘,更有一個不為人常道的巨大風險!

原來,人體內胰島素通常在進食後出現高峰值,以助消化。接着就會開始下降,然後褪黑激素(一種在睡眠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激素)會在深夜不斷累積。如果不能在睡覺前3個小時完成晚飯,體內褪黑激素水平,會在胰島素水平上升時同時上升,打亂生理規律。褪黑激素會讓胰臟減少分泌胰島素,並維持睡眠期間的血糖穩定,但太晚進食,會破壞這個機制。

有研究顯示,一個健康的人只要短短一周發生睡眠不足問題,就能將身體狀態發展至糖尿病前期。這表示,胰島素敏感度下降,會引發胰島素阻抗,這也是代謝症候群的根本原因。甚麼是胰島素阻抗?胰島素是由胰臟所分泌之激素,擔任平衡體內血糖和促進肌肉與脂肪合成的重要角色。胰島素阻抗是指細胞對正常數量的胰島素反應不良,使血液中葡萄糖無法被有效利用,造成血糖濃度失衡,在這種狀況下,造成血糖升高並導致身體進入糖尿病前期(Prediabetes)。

典型的糖尿病症狀包括極度口乾舌燥、頻尿、異常飢餓、刺痛以及異常疲憊。遺憾的是,胰島素阻抗,居然並沒有任何能讓人察覺的徵兆。當中,只有小部分胰島素阻抗患者,會患有黑色棘皮症(Acanthosis Nigricans),即在脖子後方、腹股溝、腋下出現大片黑色斑塊。

所以,不要太夜吃飯,不止是為了瘦身,還因為要減低糖尿病風險。

撰文 : 金鈴 護士